财经9月27日讯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持续上升,瓣膜疾病已成为我国最为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
为进一步洞悉患者真实心声、聚焦临床关键需求、推动行业诊疗水平进一步提高,日前,“医患携手守护心脏瓣膜健康呼吁行动”在京举办。
**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常务副**杨勇表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心脏瓣膜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群一大常见疾病,且发病率还将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公众尤其是中老年人需要专业的健康科普,来帮助他们提升对瓣膜疾病和诊疗理念的认知,从而促进强化患者的主动健康意识,助力健康老龄化。”
心脏瓣膜病变风险从60岁左右开始升高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约3.3亿,其中约有2500万人受到心脏瓣膜病影响。研究显示,心脏瓣膜病变的风险从60岁左右开始升高,在75岁以上人群中每八位就有一位患有中重度瓣膜疾病。未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瓣膜疾病患病率还将进一步升高,预测将于2025年增加至4020万人。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会增加,在大量人口基数的情况下,这是一个让我们感到压力巨大的数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郭应强教授表示,现阶段可及性的技术或者方法更多的是早期发现、合理干预,以得到更好的远期效果。对于瓣膜病的**,郭应强教授认为,**从发现它开始就进行管理,到需要进行**时给予正确的建议或者意见,在进行有效**以后,能够形成一个长期的、规范的系统管理,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让患者尽可能回归到正常的社会功能状态。
由于瓣膜疾病症状无特异性,公众对疾病及疗法认知不足,相比庞大的患病人群,心脏瓣膜病误诊漏诊率较大,很多患者未能及时诊断和**,因而严重影响了**效果及预后,进一步加重了疾病防治负担。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5岁及以上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接近200万人。若得不到及时**,重度AS患者的两年生存率仅为50%,五年生存率仅为20%。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高速发展和对疾病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针对心脏瓣膜病的创新**方案不断涌现。微创和介入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人工瓣膜材料的更新与迭代,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从微创技术当中体验到它带来的好处,以及对生活干预的减少。”郭应强教授介绍,微创介入技术最开始规定是70岁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病人,现在**的指南把这个要求降到70岁以下,外科手术低危患者也同样可以接受微创介入手术。
提升患者主动意识 护航全生命周期管理
当天,由**新闻周刊摄制、爱德华生命科学支持的《当心外科医生得了心**》患者视频迎来线下首映。
视频主人公,南京鼓楼医院心脏外科执行主任周庆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随着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提高,未来心脏瓣膜病的发病人群**会越来越多。对于瓣膜患者来说,一个成功的手术,**是让患者手术后即刻能够下台,损伤小;第二是能够尽快康复出院;第三是患者能活得久、活得好,更重要的是能够没有负担地活着,尤其是年轻的瓣膜疾病患者。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医生在**过程中考虑患者的情况,更需要患者以对自我健康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与医生沟通自身意愿,共同确定****方案。”
对此,郭应强教授补充道,作为临床医师,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应从全局出发与患者充分交流与讨论,对患者的预期寿命、个体情况、生存质量等进行综合考量,制定符合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方案,实现患者**获益。
爱德华生命科学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钟顺和表示,心脏瓣膜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其患病群体庞大,**需求迫切。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听到更多来自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真实声音和核心诉求,并通过多方对话和交流,共同应对瓣膜疾病所带来的健康挑战。“面对大量未被满足的心脏瓣膜病患者需求,我们希望在将更多全球**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带到**的同时,持续联动多方力量和资源,鼓励与引导更多患者主动参与诊疗过程的同时,提升行业诊疗能力,以造福更多**患者,共同推进**健康事业发展。”
张紫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