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新三样”仍是拉动有色金属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加快了有色金属工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也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日前,**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陈学森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有色金属工业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依然保持了较强的韧性和发展活力。“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依然是拉动有色金属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弥补了有色金属在房地产领域消费的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经营保持稳健增长,主要产品产量、投资均比上年增长,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幅明显。其中,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创下历史新高。在产量方面,2024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7919万吨,比上年增长4.3%。其中,精炼铜产量1364万吨,比上年增长4.1%;电解铝产量4400万吨,比上年增长4.6%。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金属中工业硅产量497.5万吨,比上年增长30.4%;精炼钴产量18.0万吨,比上年增长14%;碳酸锂产量71.5万吨,比上年增长38%。

  回顾2024年,陈学森分析,电解铝供给侧改革的成功,天花板产能的设置,电解铝总量的控制,使得电解铝产业成为有色金属行业经济效益增长的主要产业领域。“两新”等多项政策出台进一步提振有色金属市场需求,带动了有色金属工业增长,也进一步推动了再生产业发展。

  至于行业发展趋势,陈学森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转型,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将进一步加速从传统的原材料生产向高端、新型材料制造转型。行业将致力于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从满足市场需求到**市场需求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推进从基础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升级。通过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整合,**化实现材料的功能价值,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此外,有色金属行业还将推动产业跨界合作与产业链镶嵌。现阶段,已涌现出非有色行业企业介入有色行业生产项目,并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典型案例。未来,随着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有色金属行业将加大与钢铁、化工等相关行业的跨界合作。通过跨行业的联合研发、共享技术平台、资源互补等方式,探索新型合作模式,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王擎宇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
上一篇2025-0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