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后周王朝发生了历史上**的“陈桥兵变”,宋太祖赵匡胤几乎兵不血刃取代了后周。然而几乎所有的历史正史都将此次兵变描述成一个突发的历史事件,真实情况真的如此吗?让我们从蛛丝马迹中还原历史的真相。
一、大意的韩通
在陈桥兵变发生之前,赵匡胤担任后周殿前都督,这是一个实权官职,统领着三万名禁军精锐,这也是赵匡胤的家底。但是,当时后周帝国武力的**统领其实是韩通,韩通为当时后周的副都指挥使,既是赵匡胤的直属领导也是后周帝国的**军事长官。
韩通此人对后周王朝忠心耿耿,而且掌管着6万人的侍卫亲军。韩通的儿子对赵匡胤的野心有所察觉,可韩通在政治方面并不敏感,这位后周**武夫坚信赵匡胤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如有异动自己随时可以诛杀。从这一点看,韩通确实太大意了。
二、真假难辨的边关告急
赵匡胤作为进军统领,是不能随意外出的,尤其是不能带领军队外出,那么为何在发生陈桥兵变时,赵匡胤可以独自领兵外出呢?
在发生陈桥兵变前,后周王朝收到了一条紧急军情:大辽与北汉联合,已经入侵边境。
正是这条紧急军情,给了赵匡胤一个独自带兵外出的机会。后来史书关于这段紧急军情就不了了之了,由此可见,这条紧急军情的真伪确实有待商榷。
三、军队哗变,黄袍加身
赵匡胤率领军队平定叛乱,可居然在睡梦中被自己的部下黄袍加身,拥护其当皇帝。外出打仗的军队会随身携带黄袍吗?
就这样,赵匡胤这只平乱的军队并没有去边关,而是折返回了后周都城。这一举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四、王朝更替,兵不血刃
面对突然折返的赵匡胤及军队,后周没有丝毫的准备,**个反应过来的人是韩通,此人不愧是沙场悍将。但也**于此了,未等其召集其有效的反抗,就被刺杀了,就这样后周根本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抗。赵匡胤几乎兵不血刃完成了**的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