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记者日前从北京产权交易所获悉,**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股份(4.990, 0.02, 0.40%”拟转让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生人寿”37020万股股份,占民生人寿总股本的6.1709%。
这是中色股份年内第二次转让民生人寿股权。早在今年4月,该股权转让计划就登上了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其披露起止时间为2024年4月1日——2024年9月19日。彼时,中色股份称,“为更好地聚焦实业、突出主业、专注专业,公司拟筹划转让所持民生保险**股权。”不过,该笔股权转让以流拍而告终。
如今,距离上一轮拍卖仅一月余,中色股份便再次启动拍卖程序。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该动作或与“退金令”有关。自2020年以来,国资委便要求各央国企严控非主业投资的比例和投向,加快非主业、非优势业务的剥离,持续引导国资央企聚焦主责主业、剥离金融资产。今年6月,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出台后,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该规定,从严控制增量,各**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上述要求也被市场称为“退金令”,直接加速了国资央企剥离金融资产的进程。在此背景下,作为民生人寿的**一家国资股东,中色股份若**退出,民生人寿将转变为一家纯粹的民营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自2020年以来,民生人寿大小股东相继发生11次转让(含中色股份的两次,然而,没有一笔成交,**流拍。
这并非个例。近年来,中小险企股权转让频频遇冷,业内人士认为,主要与行业盈利状况及市场环境等有关。其中难点在于买卖双方对标的股权的定价差异较大,特别是对牌照价值和未来行业景气度的判断不同。
以民生人寿为例,近年来,其业绩出现了明显波动。年报数据显示,2020—2022年,民生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从125.31亿元下降至118.21亿元;净利润从24.15亿元下降至1.85亿元。2023年民生人寿保险业务收入119.61亿元,净利润4.6亿元。
再加上被拍卖的股权占比通常较小,难以对公司经营层面产生话语权,**程度上限制了企业接手意愿。
不过,即便如此,民生人寿的市场价值依然不可小觑。该股权转让项目亮点着重强调,民生人寿已经连续十多年盈利。此外,记者注意到,民生人寿手中还持有多项金融牌照。
“保险公司的股权因为具有专属经营的特性,并且涉及的金额通常较大,短时间内完成挂牌转让面临挑战。”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在央国企股权**转让的当下,应考虑出台指导性政策,吸引、鼓励更多元化的优质产业企业参与保险,探索产融协同模式发挥保险功能。
据悉,上述民生人寿**股权转让计划截至2025年4月2日。
孟茜云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